温哥华的“孟母三迁”
Category : 加国万象
昔孟子少时,父早丧,母仉氏守节。居住之所近于墓,孟子学为丧葬,躄,踊痛哭之事。母曰:“此非所以处子也。”乃去,遂迁居市旁,孟子又嬉为贾人炫卖之事,母曰:“此又非所以处子也。”舍市,近于屠,学为买卖屠杀之事。母又曰:“是亦非所以处子矣。”继而迁于学宫之旁。每月朔望,官员入文庙,行礼跪拜,揖让进退,孟子见了,一一习记。孟母曰:“此真可以处子也。”遂居于此。
古往今来,孟母三迁的故事被一代一代的人津津乐道着。只不过,同样的迁徙,受制于视野以及交通工具的古人只能在城市内迁徙,而如今的人们已经可以迁徙到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古人的迁徙是为近芝兰之室,当下的迁徙则是为了与过去的一切告别。
移民的原因有很多,一个核心的因素是“为了下一代”。可怜天下父母心,为了孩子能够在更加优越的环境下长大成人,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她们甚至会放弃自己的成功事业,漂洋过海来当子女的陪读。于是便有了这第一迁——从原居地来到加拿大,路程两万里。好在现代交通发达,只用了十几小时。
不过,从决定第一迁到实践,经历的时间可能长达数年,经历的心理斗争更是不计其数。
一批又一批“孟母”们带着少不更事的孩子来到温哥华,一段又一段真实的孟母三迁故事每天都在这个城市上演。迁徙的理由因人而异,但各自的理由都非常充分,值得借鉴。
列治文迁到北温哥华,从热闹到冷清
几乎半数移民到温哥华的中国人都会选择列治文:一个说中文的城市,数不清的中餐店,超市,甚至作为中老年人还能找到一份华人工作。所以许多渴望安定的家长都带着子女定居于此,甚至一辈子。
有一位年轻妈妈,带着孩子从热闹的列治文来到了相对冷清的北温哥华,就读了一所排名在前25名的私校。在一个远离喧嚣的环境下,孩子的学习成绩果然有了显著提高,专注度也有了明显改善。
这位妈妈坦言,列治文的学习环境虽然不差,但孩子身边的同学几乎都是中国人,英语退步明显的同时甚至还学会了些中国地方口音,让她哭笑不得。不是说中国孩子不好,但既然来到了加拿大,英语一定是重中之重,所以她并没有犹豫地就搬家前往了北温哥华。
从中国到列治文再到北温哥华,对于这位妈妈来说,不断迁移让生活变得越来越无聊,越来越落寞。但孩子一天天的成长,完美地融入了西方社会,这对她是最大的宽慰。
“将来的某一天也许我会带着孩子迁到UBC附近,那里的学术氛围最好,学生老师的素质最高,但房价也几乎是最贵。为了孩子的未来,我也会加倍努力。”
从中国到美国再到温哥华,寻回龙的传人
许多移民经历的是另一种孟母三迁的轨迹。在孩子年幼的时候,父母带着孩子漂洋过海来到一个美国或者加拿大的城市,这个城市很纯粹,几乎没有华人,但非常适合安静地居住,更适合孩子的成长与融入西方社会。
久而久之,孩子逐渐长大成人,父母也到了快退休的年龄。一个思想在他们的心头萌发:
“我们虽然是移民,但不能忘本,我们仍是中国人,龙的传人,我们的孩子是否也能让他明白自己真正的故乡是什么样的。”
然而,在美国或加拿大小城市长大的孩子早已不能适应中国的环境,选择移民的父母更是不可能走回头路。那么,温哥华就成了一个很好的选择。这里浓浓的中国氛围会让孩子感同身受,在学习就业的同时还能汲取中国文化,比如学习汉语或是参加中国文化交流等等。和上述的那位妈妈相比,这是一种“反向的迁徙”——在融入后,寻根。
温哥华的确是一个多元的城市,如果你想让孩子融入西方,可以迁移过来,如果你想让孩子梦回东方,同样可以迁移过来。
为了学区,心甘情愿“无家可归”
还有一类“孟母”,让我们感慨万千。他们同样渴望子女成材,但无奈家境不够殷实,每一次的迁移都是鼓足了勇气。
从中国移民到温哥华,几乎是砸锅卖铁,卖掉了房子,抛弃了一切。在房价高昂的温哥华,只能选择栖居于远离城市的郊外——没有商业圈,也没有好学区。
在这些母亲看来,既然来了,既然为了孩子,那为何不能再委屈一下自己?
华人普遍重视教育,温哥华好学区周边的房屋早已是天价。这一类的“孟母”根本无力负担,于是选择了合租。前些年,有一位家长甚至为了让孩子上UBC旁最著名的一所私校,在网上刊登了合租信息,希望能够有同样想法的家长能与她一起分担该私校旁一间屋子的租金。
为了子女,她们甚至甘愿流离失所,甘愿过着当租客的生活。
看着孩子在最好的校园里茁壮成长,在地下室里不见天日的母亲们相视一笑——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以上的三类孟母三迁只是千千万万相似故事中的缩影。为了孩子的成材,孟母们煞费苦心。也许有人会质疑,孩子的成长应该靠自己,应该能学会逆来顺受,不受环境干扰,这些母亲何苦让自己承担如此多的委屈,却不让孩子遭受哪怕一点的挫折?
移民是一段艰辛的路,对温哥华的孟母来说,她们并不在乎为自己缚上更重的枷锁,在乎的是孩子能否驰骋在一条阳关大道。这样的爱,我们需要向她们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