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哥華的「孟母三遷」

溫哥華的「孟母三遷」

Category : 加國萬象

昔孟子少時,父早喪,母仉氏守節。居住之所近於墓,孟子學為喪葬,躄,踴痛哭之事。母曰:「此非所以處子也。」乃去,遂遷居市旁,孟子又嬉為賈人炫賣之事,母曰:「此又非所以處子也。」舍市,近於屠,學為買賣屠殺之事。母又曰:「是亦非所以處子矣。」繼而遷於學宮之旁。每月朔望,官員入文廟,行禮跪拜,揖讓進退,孟子見了,一一習記。孟母曰:「此真可以處子也。」遂居於此。

古往今來,孟母三遷的故事被一代一代的人津津樂道着。只不過,同樣的遷徙,受制於視野以及交通工具的古人只能在城市內遷徙,而如今的人們已經可以遷徙到世界的任何一個角落;古人的遷徙是為近芝蘭之室,當下的遷徙則是為了與過去的一切告別。

移民的原因有很多,一個核心的因素是「為了下一代」。可憐天下父母心,為了孩子能夠在更加優越的環境下長大成人,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她們甚至會放棄自己的成功事業,漂洋過海來當子女的陪讀。於是便有了這第一遷——從原居地來到加拿大,路程兩萬里。好在現代交通發達,只用了十幾小時。

不過,從決定第一遷到實踐,經歷的時間可能長達數年,經歷的心理鬥爭更是不計其數。

一批又一批「孟母」們帶着少不更事的孩子來到溫哥華,一段又一段真實的孟母三遷故事每天都在這個城市上演。遷徙的理由因人而異,但各自的理由都非常充分,值得借鑒

列治文遷到北溫哥華,從熱鬧到冷清

幾乎半數移民到溫哥華的中國人都會選擇列治文:一個說中文的城市,數不清的中餐店,超市,甚至作為中老年人還能找到一份華人工作。所以許多渴望安定的家長都帶着子女定居於此,甚至一輩子。

有一位年輕媽媽,帶着孩子從熱鬧的列治文來到了相對冷清的北溫哥華,就讀了一所排名在前25名的私校。在一個遠離喧囂的環境下,孩子的學習成績果然有了顯著提高,專註度也有了明顯改善。

這位媽媽坦言,列治文的學習環境雖然不差,但孩子身邊的同學幾乎都是中國人,英語退步明顯的同時甚至還學會了些中國地方口音,讓她哭笑不得。不是說中國孩子不好,但既然來到了加拿大,英語一定是重中之重,所以她並沒有猶豫地就搬家前往了北溫哥華。

從中國到列治文再到北溫哥華,對於這位媽媽來說,不斷遷移讓生活變得越來越無聊,越來越落寞。但孩子一天天的成長,完美地融入了西方社會,這對她是最大的寬慰。

「將來的某一天也許我會帶着孩子遷到UBC附近,那裡的學術氛圍最好,學生老師的素質最高,但房價也幾乎是最貴。為了孩子的未來,我也會加倍努力。

 

從中國到美國再到溫哥華,尋回龍的傳人

許多移民經歷的是另一種孟母三遷的軌跡。在孩子年幼的時候,父母帶着孩子漂洋過海來到一個美國或者加拿大的城市,這個城市很純粹,幾乎沒有華人,但非常適合安靜地居住,更適合孩子的成長與融入西方社會。

久而久之,孩子逐漸長大成人,父母也到了快退休的年齡。一個思想在他們的心頭萌發:

「我們雖然是移民,但不能忘本,我們仍是中國人,龍的傳人,我們的孩子是否也能讓他明白自己真正的故鄉是什麼樣的。」

然而,在美國或加拿大小城市長大的孩子早已不能適應中國的環境,選擇移民的父母更是不可能走回頭路。那麼,溫哥華就成了一個很好的選擇。這裡濃濃的中國氛圍會讓孩子感同身受,在學習就業的同時還能汲取中國文化,比如學習漢語或是參加中國文化交流等等。和上述的那位媽媽相比,這是一種「反向的遷徙」——在融入後,尋根。

溫哥華的確是一個多元的城市,如果你想讓孩子融入西方,可以遷移過來,如果你想讓孩子夢回東方,同樣可以遷移過來。

為了學區,心甘情願「無家可歸」

還有一類「孟母」,讓我們感慨萬千。他們同樣渴望子女成材,但無奈家境不夠殷實,每一次的遷移都是鼓足了勇氣。

從中國移民到溫哥華,幾乎是砸鍋賣鐵,賣掉了房子,拋棄了一切。在房價高昂的溫哥華,只能選擇棲居於遠離城市的郊外——沒有商業圈,也沒有好學區。

在這些母親看來,既然來了,既然為了孩子,那為何不能再委屈一下自己?

華人普遍重視教育,溫哥華好學區周邊的房屋早已是天價。這一類的「孟母」根本無力負擔,於是選擇了合租。前些年,有一位家長甚至為了讓孩子上UBC旁最著名的一所私校,在網上刊登了合租信息,希望能夠有同樣想法的家長能與她一起分擔該私校旁一間屋子的租金。

為了子女,她們甚至甘願流離失所,甘願過着當租客的生活。

看着孩子在最好的校園裡茁壯成長,在地下室里不見天日的母親們相視一笑——這一切都是值得的。

以上的三類孟母三遷只是千千萬萬相似故事中的縮影。為了孩子的成材,孟母們煞費苦心。也許有人會質疑,孩子的成長應該靠自己,應該能學會逆來順受,不受環境干擾,這些母親何苦讓自己承擔如此多的委屈,卻不讓孩子遭受哪怕一點的挫折?

移民是一段艱辛的路,對溫哥華的孟母來說,她們並不在乎為自己縛上更重的枷鎖,在乎的是孩子能否馳騁在一條陽關大道。這樣的愛,我們需要向她們致敬。